《寶島一村》

9577

Peter:

《寶島一村》,台灣表演工作坊作品,由賴聲川、王偉忠編劇及導演。Peter與Philip和Matthew一齊觀看首場一月十一號晩上(抱歉是上演場數太少,大部份門徒未能購得門卷。)

先利申:Peter小時在七層高的徙置區長大,對於戶戶打開門口,煮好的食物與鄰居分享、公眾廁所浴室、以至在走廊跑來跑去,全是成長經歷一部份,對於《寶島一村》中的鄰里之情,有深切體會。

賴聲川的作品,最欣賞是《暗戀桃花源》,流𣈱、雋永;演員還是當時之選。《寶島一村》,對比香港話劇團以幾十年前鄰里之情為題的《有飯自然香》又甚至《十八樓C座》,手法高明多了,而且情真。

故事環繞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敗走台灣,政府興建了臨時眷舍予以安置軍人及其家屬,一住下來由暫居變成定居。以三個家庭:老趙、小朱及老周為軸心發展出來的故事。

編劇及導演之一的王偉忠是出生於眷村的第二代,把童年眷村巷子的記憶化為劇本。而文本的角度,也是由第二代角度去看上一代的戰爭傷痛、顛沛流離,以至第二代在眷村的成長片段。

故事共三幕共四十五場,分場多而短,是很電視劇的分場(王偉忠先生是台灣著名電視製作人);所寫的時間也長(由1949直至2006),人物、片段亦多,乾脆用narrator作串連。而所有narrator 也是第二代,包括王偉忠自己,貫徹了是由第二代看第一代的故事。

文本的寫法其實都似電視劇,基本上所有要表達的事情都「擺哂上口」,沒什麼subtext需要觀眾自己尋找,每條線的發展都是直接,觀眾易於跟進的。一面看,一面有看電視劇的感覺。

正如王偉忠自己所言(見場刋P.5) ,《寶島一村》「記得不是具體的時間地點事件,而是抽象的情感與情緒」「記錄的不是事件而是人心的活動」,所以由虛構的人物、事件,去反映當時的民生,只要能夠選取到有代表性的人物,就成為令觀眾產生共鳴感的關鍵。

對於第一代的三位男主角:老趙、小朱與周寧,都能立體地勾劃出他們的性格:老趙的畏妻、小朱的靈活計算、周寧的忠誠敦厚。雖然在開初要表現他們來自不同省份而要裝作不同囗音,有點造作。但基本上從一些事件巳能表現出各人的性格特點,如小朱的賣電、老周照顧冷如雲等。

反而到了第二代,由愛情缐貫穿,個性就沒有那麼鮮明了。就算是大毛與大牛是第二代主角,除了有少年人的衝動外,找不到鮮明性格。

在文本上我比較不滿意的,約有二點:一是好似電視劇般所有人都要有一場戲交待下場,例如大毛與大牛也要在Vagas重逢;李子康的回來等。二是在第三幕初,加入吳將軍與冷如雲一段。老周照顧冷如雲是道義,又硬在後來加入吳將軍喜歡冷如雲一段,情節岔開了但對整個故事的推進或承接沒多大作用。

據說這個劇本的某些台詞是演員集體創作,而由編劇作最終的修飾決定。台詞上的佳句,比比皆是。當中尤以三場榕樹下的場景叫人捧腹大笑。由戴笠作笑話來貫穿,由第一場的大家討論如何反攻大陸,以至暫居變成定居,老趙過身了,在榕樹下仍留同一位置給他,道盡幾十年的蒼涼。

買棺材是另一個有首尾呼應的例子,第一場說出遷徙台灣後的貧困和人情味;雖然第二段由兒子返回同一鋪頭買棺材給父親有點造作煽情,但作為小黃演員的曾信裕演出真摯,填補了缺口。

此劇以第二代的角度入,防空洞、公廁以至私家廁所等應是童年美好記憶一部分,點子找對了,但略嫌發揮不足。除了在這些地方吹牛,看不到特別之處(吹牛什麼地方也成吧?)

要讚的是某些演員表現出色,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代,如飾演小朱的馮翊綱、飾演老趙的屈中恆、飾演周寧的宋少卿,甚至紀怪的程守明,令人信服於他們的角色。

還有的是某些場面的處理,也是有驚喜的。如回鄕探親,又或是大樹下(三),導演其實可以處理得很煽情,反而以輕鬆的手法帶過,笑中有淚,笑過後才覺該點苦,是高手了。

整套戲的台位有點混亂,有進步的空間,但set的轉動代表時間的流逝,還有最後《再看一眼》的一場,把夜宴設在Upstage, 背向觀眾,而老周在台前的一幕,是一個很有心思和恰當的安排。

窩心的是完場後每人獲派的朱媽媽包子。《寶島一村》是少數完場後人潮不散:或食包,或在poster前拍照,又或是羣集傾劇情的舞台作品,使當晚文化中心大堂很熱鬧。

因為就算文本上、處理上有瑕疵,但那份對人情、對歷史的那片真和愛,觀眾是感受得到的。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