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杜老誌》

[十二門徒已登陸facebook: 十二門徒網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550993365026833]

Andrew:《杜老誌》 說好的大時代故事呢?

如果杜老誌一劇賣的是七八十年代大時代紙醉金迷、勾心鬥角之間的人與人關係,那,究竟是編劇寫得太表面,或是導演想得太簡單?或是,整套劇只是賣商業,所以沒有力臻完美,用上十成功力?

難以置信這是莊梅岩寫的劇,角色片面單薄,對白像大台電視劇,毫無思考空間,沒有人物的心理描寫,劇本凌亂,沒有深度。說紙醉金迷便著力紙醉金迷吧!先寫 好紙醉金迷,犯不著寫香香這條線。如果香香這條線是為了反映低下階層於大時代的悲哀,只能說,紙醉金迷還未有,香香甚是多餘。而且,角色對白不像七八十年 代,讓人時空錯亂。及後知道劇本原來與當年佳寧案甚為相似,不禁想說一句:參考都應寫明出處。杜老誌一劇反映不到當時的社會,扣不到大時代,更遑論以杜老 誌這地方這劇喻人生。

聽說毛俊輝善於呈現大時代的境況,如當年的《新傾城之戀》,但今次令人失望,毛導完全放棄台位景深,場面調度,用上一幕又一幕電影似的場口,先用錄像將香 港從超wide shot,收窄到杜老誌開始故事。只有幾個場景,但仍用上一個個固定佈景推入推出,見盡背後黑衣人。為甚麽呢?此外,舞女的角色造型不像年輕貌美亦並不切合杜老誌於人心裡的幻想:低胸高叉短裙誘人。其實香香角色甚是討好,可惜大時代呈現不到,香香一線便是多餘,為了香香安排一場被強姦的舞蹈是過重。

唯幸演員都演得相當不錯,謝君豪固然吸睛,劉嘉玲算是喜出望外,梁家輝反而演不到那份忠直木獨,令到他和陳太的感情線打了折扣,更令最後「簽不簽」的那份張力消失。利永錫演出令人印象深刻。梁浩邦和黃呈欣一對其實甚討好,可惜跟主線格格不入。

《杜老誌》,真的令人失望,明白是次製作的目標觀眾是平常不常入場的人,可能,製作團隊偏向「易入口」的演出方向。但,又對得住經常入場的觀眾嗎?好幾百元一 張票,高質素的班底,但交出水準平平的作品,會不會令人卻步於商業製作?不知道,但願杜老誌的re-run,能交出更好的作品。

 

Judas: 《杜老誌》 大而無當

《杜老誌》,毛俊輝導演,莊梅岩編劇,英皇娛樂主辦,Judas 看的是25/7/2014 8:00pm的場次。

首先,Judas要很沒水平地大叫一句:好可惜呀!

請看看台前幕後班底:影后劉嘉玲配兩位影帝梁家輝及謝君豪,美指張叔平、著名音樂人高世章,還有上面所述的編導,加起來的製作,絕對值得觀眾有更高的期許。

劇情說白了,是八十年代轟動一時的「佳寧案」。謝君豪所飾演的角色就是當年的案件主腦陳松青。編劇當年應是個小女孩,對案件應無甚印象,Judas推想,劇情應是由資料搜集得來,什麼「金喬大廈」,九億現金成交,都和案情大致相似。

且慢,Judas並不是說以新聞inspire的劇本一定不好,最近上演的《馬》便是以少年刺盲六隻馬的事件為藍本,甚至《極樂。過山車》都是以真實的過 山車設計作依據。有藍本、有雛型,即是有根有據,理論上可以增加可信性和觀眾的投入感。可惜,因為資料搜集粗疏,而且在劇情中的細微改動不合情理,導致差 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

首先是鄒世昌(謝君豪飾)的設定。他是東南亞華僑,在香港七十年代末以一宗大額地產交易而平地一聲雷。因他的突然成功而來求他的有之、因他逼迫走投無路而 想害他的有之(從他身後的保鑣可見)。但是,劇情推展,原來他是個老千,而且年輕時已經在香港行騙,並因而認識伍悅華(劉嘉玲飾)的丈夫。如果他一直是在 外地,從未在香港活動(如佳寧案的陳松青),那麼他的「橫空出世」倒還有點可信。但在本劇,他是由小小老千檔到成為大老千,卻從未有人認出,這可能嗎?

而因為他只能在「杜老誌」內活動(真不知為何,一個如此大時代的背景,竟使用單一場景),於是,觀眾便無法得知究竟他做過什麼去騙財,又以什麼手法去瞞住、去阻止廉署查到証據,一切變得兒戲。

說起單一場景,觀眾看見一后兩王的組合,合理期望杜老誌金碧輝煌。可惜,劇中的「888」號房其實和「錢櫃」的K房差不多(如果加上點歌電視便唯妙唯 肖),品味一般,而且演藝偌大的舞台,「888」號房只佔台中央大約一半的位置,於是,演員在888做完戲,離開房間,還有一大段距離才到後台,而中間並 沒有走廊、佈景甚至掛畫等去遮蔽,於是,例如有一場戲,伍悅華和馬文成(梁家輝飾)吵架後離開,她盛怒走出房間,卻要扯著裙擺走老遠一段路才回到後台,中 間那黑壓壓連燈都沒有一盞的地方究竟是什麼?陰間嗎?

單一場景亦導致角色出場退場的不合理。例如馬文成,一個好人好姐的BANKER,竟然要每晚流連煙花之地,最有趣是他要到慈善舞會,竟要事先到888房換 衣服準備(他家沒有衣帽間嗎?要等鄒世昌沒有其他地方可以等嗎?),而伍悅華一個良家婦女,竟然穿戴整齊濃妝艷抹趕到杜老誌去找馬文成,說是「反正未到時 間,順路過來看看你」。這是辦公室還是PACIFIC COFFEE?在這裏找人等人罵人吻人騙人什麼跟什麼人。演員就像迴轉壽司般,無論正在做什麼,兜路都要兜回杜老誌來給觀眾看看,然後再離開,搞咩呀?

奇怪,編劇的劇從來是以小空間側寫大時代(《留守太平間》)、密閉空間困獸鬥(《聖荷西謀殺案》),角色少而效果豐富。今次的劇本卻平庸,大槪是這行業真 的不是編劇在行的吧?其實這樣一個大器的背景,只有三個一天到晚飲酒講小聰明笑話的明星在碎碎念價值觀表述,而沒有實在的劇情、亦沒有扭過橋,真的不夠支 撐。在眾多的一廂情願加起來,便變成十廂情願,甚至「888」廂情願了。

今次製作,台前幕後粒粒巨星,效果卻大而無當,容許Judas再次很沒水平地大叫一句:好可惜呀!

 

Peter :

當晚(七月廿六日星期六)看完《杜老誌》,與前文Judas的感受一樣:何其可惜。

一個千萬元的製作,香港頂級的陣容……;只可以輕嘆:it could be much better !

劇本是一劇之本,體諒《杜老誌》的定位可能是一些比較少入劇場的觀眾,劇本力求淺白易明,而且易於跟進劇情發展,於是……我們看見莊梅岩很不一樣的劇本。(利申:我本身是知道佳寧案的大概,所以開場不久就先入為主,覺得是以該事件作參考藍本)。

首先,方便觀眾易於跟進劇情,於是一切用言語交待得清清楚楚。畫公仔要畫出腸。就如大鱷的鄒世昌(謝君豪飾),面對尚未首肯合作的馬文成(梁家輝飾),會 坦白到不單勇於承認自己是老千,還要教他怎樣做老千(什麼一人睇檔、兩個人扮途人,仲要有人負責報警云云),仲怕佢唔明白:出口警告他是集團式運作的「企 出街口舉報鄒世昌,一定有人代我斬佢」等等。

股壇大鱷誘君入甕,會得坦白到如此”擺哂上枱”嗎?彷如老師教授學生一般。我有聽廣播劇的感覺。

當一切來得太直接坦白,舞台劇應有的潛台詞、留白讓觀眾思考細味的特點就沒有了。變成有情節,但沒「戲味」,又或是演員們無戲可發揮。

在人物設定方面,也很平面,欠缺神韻。如劉嘉玲飾演的伍悅華,丈夫與舞女於時鐘酒店開房時火燭燒死。其中一場戲,她說時常等待丈夫的鬼魂回家。倘若丈夫出 軌而死,為什麼妻子仍死心塌地?硬說是情深亦無不可,但似乎要更多的鋪排挖深(點解咁情深?二人多年發生過什麼深刻事情導致如此?伍悅華的性格是怎樣等 等),在處理上亦不見伍悅華對丈夫的愛和不忠有什麼忐忑爭扎矛盾等等。用「講咗就係」的手法,一句「我好睇得開」就可以胡混過去,沒有真實血肉的感覺。

在情節鋪排,也有一廂情願的情況。以鄒世昌誘騙馬文成貸款給蕭公子一事作例。誘人參與,不是威迫,就是利誘吧?馬文成老實,沒利誘可言;鄒世昌的威脅只在於他說若自己的公司爆破會引起連鎖反應,而更多人破產,這理由實在牽強。

作為一間銀行,鄒世昌只為其一客戶,而最初馬文成找鄒世昌亦只為存款以壯其資金流,損失存款雖則重要但亦不會嚴重。又就算推想有為鄒世昌之公司股票作抵押 融資也只可能是有限數(鄒的公司非大型公司,單一股票抵押融資成數不高),對金橋作虛假貸款的數目肯定大於此數,此舉更反會招致拖跨銀行。馬文成權衡輕 重,為什麼肯參與,我也抓不實確切因由。

鄒世昌曾解釋為什麼要上杜老誌:因為那是建立關係的地方,如果傾生意,那就是生意凌架在關係之上。但我們所見,不單大買賣傾生意總要回到杜老誌,連談情, 去慈善舞會之前,揾人,經過上嚟睇吓,都要去杜老誌。看得我不禁要問,其實杜老誌是什麼地方?(同上文Judas有同一疑問)咁自出自入兼且適合任何人士 任何時間?上岸的舞女Lily,巳嫁入豪門,怕人翻舊賬是人之常情,還要公然回歸,找老公見舊恩客同事,會得這樣子嗎?

又舉Lily作例子作說明。Lily嫁了蕭公子。換句話說米飯班主是他,但仍受鄒世昌的擺報唆擺,其動機是謎。劇情上我們只見鄒世昌教她要捉住金龜婿,並 送上鑽石作禮物。但貴為豪門新袍後物質應當充裕,能泊到豪門碼頭在其家族內鑽營利益應更具實質價值,但「手指拗出唔拗入」,不是不可以成立,但就要要更多 的鋪排解說令Lily的動機成立,否則又是「講咗就係」的手法。角色找不到動機和合理性,演員只做到表層的情節,之後所鋪寫的衝突就顯得不夠有張力。

在節奏的處理上,算得上是緊湊的,大場面的調動還是流暢的。然而故事雖然發生在八十年代,但某些場面的處理手法確實有點「娘」。如香香被趙海泰侵犯一幕基 本上是粵語長片式老淫蟲在奸笑,弱女瑟縮一角,然後慢慢把佈景轉過面,吊詭的是還要一羣Chorus 穿上全身白衫出來跳出哀怨委屈,以交代少女被辱。那一刻,我有睇五、六十年代粵語片麥基石堅欺凌白燕的感覺。

演員方面,劉嘉玲梁家輝謝君豪的演繹當然完全無難度,也是此作品一大亮點。劉嘉玲在後樓梯醉步一段演繹得甚好,梁家輝「壓住嚟做」的老實性格,實而不華, 沒有因為要搶戲而強加支節搶focus; 謝君豪所演繹的鄒世昌更是fit cast。甚至飾演趙海泰的利永錫也渾身是戲,入形入格。奈何劇本可發揮的點子不多,演員其實應該可以有更佳的發揮,是有點浪費。在開場時Chorus跳 茶舞,我有點保留。我無諗過有男人會在夜總會跳舞時「𢲡口𢲡面」,而且硬磞磞只在記舞步,一點也不享受。(看到比較有笑容的是馮志佑)

結局是有點兒草草收場。八十年代巳有政監會廉署,香香告密寧相信傳媒,也不信政監會廉署甚至警察的商業罪案調查科?馬文成結局的獨白說有大海嘯撲來,未免 草率片面。馬文成經歷的是個別欺詐例子,把它提昇層次至大海嘯、社會層面,實在要更多更實在反映引至整個社會都受到影響的因由。

莊梅岩擅長寫人物心態,或是以人物遭遇影照時代。在場刋編劇的話中,提及「那一派金碧輝煌和活色生香」;她又強調「對金錢和女人的渴望,是永生不息的」。似乎《杜老誌》寫的是人性,又或是當時的繁華璀璨,八十年代初的香港。

寫及的繁華璀璨,只是很表面。瑣碎如888房的不停開酒或「摸盲雞」,有其荒唐,但社會,或當時的人究竟點樣繁華璀璨,其實著墨不多。

劇中經紀九講及1973年股票大跌,1978年升咗幾倍,開場時也提及地鐵通車,(地鐵是1979年通車的)故此應該背景是1979年左右及其後幾年。而那幾年最大的金融欺詐案應是佳寧案,推想編劇有作參考。

佳寧案在1983年左右爆煲,就正是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之際,人心虛怯,股票地產大瀉,才導致市況逆轉,引致爆煲。社會表面雖然風光,但內裏卻有對前途不 安的暗湧。如果要寫那個時代,不可能只寫個人遭遇,而要扣上時代,香港當時發生過什麼事:如香港前途的談判,甚至發生在一般人身上的移民、對回歸中國的恐 懼等等。《杜老誌》是架空這一切事情。

《杜老誌》只談風月璀璨的表象,而略過了時代的背景和人心。繁華建築在借來的土地及時間,期限將至的末世繁華,內裏的不安驛動,劇本都未有涉及,文本缺少 與現實和時代接軌,變得脫離時代。既沒有當時社會的氣氛,亦沒有刻劃當時的人心。以香港地道作賣點的劇作卻變得不似香港,感覺抽離。

結尾時以大海嘯作結,然而該時代的因由底蘊,又豈能用「大海嘯」三個字作比喻就能交待一切?

One comment

Leave a comment